日期:2025-08-02 09:05:42
商汤灭掉夏桀的故事广为流传,大家普遍知道他是如何推翻了夏朝的统治。然而,商汤作为一位仁爱明主,真的将夏朝的所有皇族彻底消灭了吗?毕竟夏朝是大禹建立的,尽管夏桀的行为罪孽深重,但大禹的血脉总应该留存下来。那么,商汤在鸣条之战后,真的没有追杀夏桀的后代吗?他们到底去了哪里?难道就这样沦为平民了吗?
大禹以治水之功名垂千古,百姓们对他感激涕零,称颂不已。与当时的“子继父业”不同,大禹的继承方式采用的是禅让制,功劳越大的人,便能继承皇位。因此,当大禹成功治理了洪水后,他的继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。不同于尧舜时代的“小皇帝”模式,大禹的统治覆盖了整个九州,广大的中原人民都敬仰他。
在当时,大禹的国土显著扩大,远超前任的范围,且大禹依据九州的划分方法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国家体系,即夏朝。虽然他创建了夏朝,但在他眼中,这并非一项特别开创性的成就,毕竟国土的扩展并不复杂。然而,这却意味着他已然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。
展开剩余75%临终之时,大禹决定将皇位禅让给更有能力的人,但这却招来了他的儿子启的不满。启不想放弃权力,尤其是他认为若父亲将皇位交给他人,自己将何去何从?于是,启采取强硬手段,将权位从伯益手中夺了过来。由此,禅让制宣告终结,世袭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。世袭制的优势在于避免了频繁的权力斗争,但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,即可能将一个没有才德的继承人推上皇位。夏桀便是这种无德之人。
虽然夏桀在军事上颇有才能,他屡次出征并获得胜利,但他穷兵黩武,严重压榨百姓。他发动的战争几乎都是为了个人欲望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为了宠妃妺喜而出征。有施氏部落曾为了保命将族中牲畜和美女献给夏桀,其中便包括美丽的妺喜。
妺喜被带回宫后,夏桀沉迷其中,荒废政务。夏桀手下的太史令终古见状,多次劝谏,但夏桀根本不予理睬。终古于是四处寻找贤才,最终找到了伊尹。伊尹提出以仁政治国,但夏桀却对其建议不屑一顾,甚至嚣张地自诩与百姓如太阳般不可分割。伊尹愤而离开,直言国家已经病入膏肓,甚至劝终古赶紧脱身。终古选择跟随伊尹投奔商汤,而这番话不胫而走,夏朝百姓听后愤怒不已,纷纷誓言与太阳同归于尽。
商汤看出时机已到,撰写征讨夏桀的檄文,发动了反抗夏朝的战争。在战争中,曾被宠幸的妺喜起了关键作用。尽管她曾经是夏桀宠爱的小妃子,但时间久了,她也开始厌倦这种生活。随着岷山氏的双胞胎美女的到来,夏桀逐渐冷落了妺喜。此时,伊尹通过巧妙的手段接触了妺喜,并成功说服她成为商汤的内应。妺喜的帮助让商汤的军队行如破竹,关键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出。
在鸣条之战后,夏朝几乎覆灭,伊尹邀请妺喜投奔商汤,但妺喜选择留在夏桀身边,直到最后,夏桀被商汤俘获。商汤因妺喜的关系,决定不杀夏桀,而是将他流放到偏远的南巢。妺喜也随他一同前往。
然而,夏桀的儿子淳维却带着父亲的妃子们逃往了北方。淳维在北方过上了游牧生活,经过数百年演变,这些妃子的后代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游牧民族——匈奴。史书记载,匈奴人是夏后氏的后裔,直接由淳维的后代传承下去。匈奴与后来的蒙古族之间,流传着一个特殊的习俗——儿子继位时可以娶父亲的妃子。这个习惯对于汉人而言十分陌生,却与当年淳维的做法惊人相似。
这种习俗,尤其是匈奴单于世代继承王妃的事例,成为历史的有趣一笔。当王昭君出塞,嫁入匈奴时,竟被匈奴三代单于继承,这对于她的三观造成了巨大冲击。她一度想要回到汉朝,但汉朝皇帝却让她入乡随俗,这一切都让人感到震惊。而这一切,正是淳维所作所为的延续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新宝优配-广西股票配资一览表-股市怎么加杠杆交易-股票配资真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