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10-01 07:12:13
1969年,粟裕给许世友打了电话,说他的老母亲在南京生活有些困难,希望他能帮忙照看一下。
粟裕图
开篇语
许世友和粟裕,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出了名的将领。关于他们之间的许多传奇故事,很多人都已经听说过。
在解放战争时期,有一对重要的搭档,一个是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和代政委,另一个则是山东兵团的司令员。他们在军中算是上下级关系。但大家平时看到的故事里,许世友对粟裕的指挥不太满意。这种说法流传已久,而且很多人还特别推崇许世友的这种做法。
许世友的女儿许华山在与记者交谈时,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:
关于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不服从粟裕指挥的说法非常普遍,但实际上这是没有根据的谣言。我父亲一直非常尊敬粟裕将军,两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。
许世友和粟裕两位将军在战场上并肩作战,他们的合作让很多人记忆深刻。
这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很大,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过往经历各不相同。
年轻时的粟裕学习非常好,1923年进了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。后来因为学校的进步派校长受到迫害,他们这帮学生也被迫去了武昌叶挺的24师教导大队。从那时起,粟裕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,后来成为了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。
许世友就不同了,他从小就跟着少林寺学过功夫。后来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,作为武人出身的将军,许世友经常带部队冲锋陷阵作战。
修改图片
许世友
粟裕和许世友在解放战争时期才开始合作。
在土地革命那段时间,有一支是红一方面军,另一支是红四方面军。
粟裕曾参与南昌起义,之后跟随起义队伍前往井冈山。早在1926年11月,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927年6月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。
许世友年轻时在吴佩孚的部队里当过兵,后来回到家乡加入了农民自卫队,并成为了队长。1926年9月,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一年后的1927年8月,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抗战时期,一个来自新四军,另一个来自八路军,两人几乎很少见面。
直到1947年1月,华中和山东两大野战军合并后,粟裕和许世友才真正有了共事的机会。
1947年3月,胶东军区的第5师、第6师,还有两个警备旅,被改编成了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。原来的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,担任了九纵的第一任司令员。
根据目前的资料,许世友在华野合并初期,没有参与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。当时,两大野战军还没有完全合并。
宿北战役
粟裕在指挥宿北战役时,考虑到许世友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战斗力很强,于是决定让九纵去攻打整编69师和整编11师之间的制高点——峰山。
还提到许世友因为没听警告,以为峰山只有69师的一个营在守,差点没攻下来。粟裕又增派了一个炮兵营,经过两次冲锋才攻下峰山。不过,这已经错失了歼灭11师的机会。
通过考证,我们可以知道,宿北战役是由张震率领的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参与的。在宿北战役中,山东野战军第8师负责抢占峰山,师长是何以祥。第8师以英勇善战著称,有“陈军长袖子里的小老虎”的称号。第8师不仅成功占领了峰山,还阻挡了国民党军两个整编旅的反攻(实际上是两个师的兵力)。在击退敌人的反扑后,全歼了国民党军的预备第三旅。
有人为了说明许世友不听粟裕的指挥,错误地将两人的一些事情混为一谈,这样的说法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目的。
九纵成立后,第一次打胜仗是在莱芜战役的时候。
1947年,经过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后,蒋介石调集了23个整编师,打算发动鲁南会战。在南线,他派欧震率领整编十九军的8个整编师;在北线,他从山东第2绥靖区抽调李仙洲率领的3个军。这些部队采用密集推进的战术,向山东解放区的首府临沂发起进攻。
图|莱芜战役时华东野战军
华东野战军除了2纵、3纵在临沂以南采取宽正面布防,吸引国民党军外,还调动了第1、第4、第6、第7、第8纵队向北移动。9纵、10纵从胶东、渤海地区南下,到了博山、明水一带。
许世友曾回忆过他在莱芜的战斗经历。
在主力部队前往东北后(即后来的东野41军),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是由地方部队组建而成的。这支队伍中有许多来自胶东地区的子弟,他们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感情。
2月5日凌晨,9纵接到命令要向西前进参与战斗。乡亲们得知消息后,自发前来送行,他们把煮好的鸡蛋塞到战士们手里,还放起了鞭炮,敲锣打鼓的声音此起彼伏,场面十分热闹。
9纵就像家乡人民的心肝宝贝,带着大家满满的希望奔赴战场。
这一仗,9纵确实打出了彩。他们西进后的第一个任务,就是配合8纵一起歼灭位于和庄的国民党军73军77师。许多战士们对这一战都感到十分期待,毕竟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走上主战场。
原本9纵是配合8纵作战,可国民党军77师提前一步赶到,打乱了计划。9纵根据战场实际变化,临时调整部署,让25师主攻庄的77师,而8纵从西南方向进攻。77师前后受阻,9纵25师率先冲入国民党军77师指挥部,击毙了师长田君健,立下了首功。
莱芜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斗,发生在1947年。这场战役的经过可以用一张简要的图来展示,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整个战斗的流程和结果。在这场战役中,解放军采取了灵活的战略战术,成功击败了国民党军队,取得了重要的胜利。通过这张要图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战斗的各个阶段,包括双方的兵力部署、进攻路线以及最终的战果。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解放军的军事智慧,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后来,9纵队的25师在清理战场时,意外遇到了从莱芜逃跑出来的73军4000多名残兵。25师发起一次冲锋,消灭了这批敌人,并且还俘虏了国民党73军的中将军长韩浚。
战后,许世友表扬了25师和26师,称赞了他们的卓越贡献。
从严格的角度讲,这也是许世友第一次在粟裕的指挥下参加战斗。
第二次让两军相遇的战役是孟良崮战役。
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里,有一场战役让敌我双方都铭记于心,那就是孟良崮战役。这场战役发生在1947年,当时国共两军在山东地区展开激烈对峙。我军以巧妙的战术,利用敌军骄傲轻敌的心理,成功围歼了敌军的一个主力部队,取得了重大胜利。这场战役发生在一片山地,孟良崮是当地的一座险峻山峰,地势复杂,易守难攻。敌军以为占据了这座山,就能稳操胜券,没想到我军早已摸清了地形,通过灵活的迂回战术,从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起进攻。最终,我军以少胜多,不仅打破了敌军的嚣张气焰,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。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我军的智慧和勇气,也证明了团结一心、灵活应变的重要性。它成为解放战争中的经典战例,被载入史册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。
许世友领导的第九纵队,在孟良崮战役前,其实是华东野战军新成立的队伍。
原来华中野战军的战士们,对粟裕的战术都很了解,这并不奇怪。山东野战军的战士们,经过宿北、鲁南、莱芜这些战役的锻炼,彼此之间也熟悉得差不多了。
或许世友对粟裕的战术不太了解,仅凭莱芜战役的经验远远不够。
莱芜战役之后,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深刻反思,决定调动24个整编师和3个兵团的兵力,采取深入防御、紧密集结、稳重推进的战略,从南向北进入鲁中山区,想要找到我们的主力部队,并迫使我们与其进行决战。
图:粟裕和陈毅
从1947年3月开始,为了调动国民党军,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,积极寻找战机,以便于寻找作战机会。
这次,国民党军下定决心,面对我军的行动,竟然充耳不闻。到4月中旬,国民党军打通了津浦铁路的徐州到济南段,占领了鲁南解放区,并继续向鲁中地区推进。
在四月下旬,华东野战军发起了针对泰安的军事行动,原本打算通过攻击泰安的国民党军72师来吸引敌方增援。然而,这次行动虽然成功消灭了泰安的国民党军72师,却没能达到吸引敌人主力的目的。
因为华东野战军连续一个多月在山野间频繁调动,这让部队里的人感到很困惑,特别是随着物资越来越少,生活上的困难也越来越大。
1947年5月,在中央的指示下,华野部队主动撤退到莱芜和新泰地区,等待时机。
蒋介石和国民党军徐州指挥所的顾祝同认为,华东野战军收缩兵力,表示他们无力再战,要求三个兵团迅速推进。汤恩伯率领的第一兵团为了抢攻,不等其他两个兵团的配合,就以整编74师为主,从垛庄和桃墟地区进攻坦埠。
图|孟良崮战役布局图(第九纵队位于坦埠南部)
原本打算攻击汤恩伯第一兵团的第七军和整编48师,但得知整编74师正直奔坦埠的消息后,华野立刻改变了作战计划。
许世友的9纵也面临着调整。
根据1947年5月20日许世友批准的聂凤智所写的《第九纵队孟良崮战役总结》来看,第九纵队从坦埠出发后,应该快速向东前往沂水西南区域,和其它部队一起在莒沂地区围歼桂系部队。
许世友接到命令后,马上带着队伍出发了。但刚走了十几里路,他又收到了华野总部的新指令,让他带队伍返回原地。
实际上,大家或许已经清楚,许世友最初被指示向东行动,是为了在战略上配合消灭桂系第七军和整编48师。但后来计划改变,目标变为攻打整编74师,第九纵队的任务也随之调整,负责控制坦埠南部,特别是坦埠东南的高地。
第九纵队在孟良崮战役中的表现总结(开头节选)
这本来是为了战略考虑,但许世友对此完全不知情。当参谋长接到华野总部的电话时,许世友大发脾气:
“你们只知道在地图上点点点,可当兵的是一步步走出来的。”
许世友并不知道电话那头的人是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的粟裕,而粟裕是在1948年5月以后才担任了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。
粟裕接到这个电话时,也有些愣住了,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。
图|聂凤智
有些人觉得,许世友明明知道打电话的是上级领导,还敢顶嘴,这似乎是对上级命令的不服从。还有人猜测,许世友可能是在不服从粟裕的指挥。后来,陈老总在多次大大小小的会议上,都公开点名批评了这件事。
说到这件事,许世友确实有点儿委屈。
许世友这个人呀,性格一向比较倔强。在开国将军里,不少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,许世友也不例外。
在孟良崮战役中,许世友虽然发了一点脾气,但还是严格遵守了命令。9纵的5个团虽然没能及时插到指定位置(根据聂凤智《第九纵队孟良崮战役总结》),但这并不是因为许世友不服从指挥。相反,9纵在整个战役中表现得非常顽强和刻苦。
图|粟裕在孟良崮战役前线
有些人认为,从济南战役之后,许世友就不再直接参与一线战斗,而是退居幕后,以便更好地进行指挥协调。
根据《毛泽东军事年谱》的记载,许世友在1948年5月就已经生病了。
根据饶漱石的提议,给刘少奇、周恩来、任弼时发去意见,讨论山东兵团和华北军区干部调整的事情:由于许世友身体不好,建议考虑让王建安担任山东兵团副司令员。
钟期光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也对此进行了确认:
在济南战役开始前,许世友同志正在休养身体。毛主席特别指示让他回到部队加强指挥,等战役结束后再继续休养。
许世友在带病指挥完兖州战役之后,于当年7月进行了修养。
8月,王建安调任到山东兵团担任副司令员。8月25日,华野前委召开会议,决定由粟裕和谭震林统一指挥济南战役的攻城和打援作战。
图片展示的是济南战役的场景。
8月25日,中央军委给华野前委发了一封电报,电报里说:
请在许世友同志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请他回来担任主要的攻城指挥工作,王建安同志协助他。
尽管毛主席一再催促,许世友还是未能立即出发。直到9月,经过不断催促,许世友才赶到济南,担任攻城战役的总指挥。
济南战役的计划已经基本确定下来,本来不需要许世友太过操心。但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,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,都消耗很大。再加上许世友这几天几夜都没有好好休息,所以济南战役结束后,他便开始休养。一直到1949年,他才被任命为山东军区的副司令员和司令员。
许华山说,他的父亲非常尊敬粟裕将军,两人关系十分密切。
根据上述情况,可以看出许世友对粟裕不存在不听指挥的问题。
许世友的女儿许华山提到,她父亲非常尊敬粟裕将军,两人关系十分密切。
1947年8月,根据党中央的命令,华东野战军分成了内线和外线两个作战集团。留在内线作战的有第2、第7、第9纵队以及新成立的第13纵队,这个集团也被称为东兵团。8月5日,粟裕和陈毅向毛主席汇报,任命谭震林为司令,许世友为副司令,黎玉为政委,负责内线的战斗任务。
图|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,包括粟裕、邓小平、刘伯承、陈毅和谭震林。
谭震林当时是华东野战军的副政治委员。华野部队转到外线作战后,需要有人留守指挥内线作战。谭震林是合适的人选。而黎玉的地位更为特殊,他是华东局的副书记,同时还是山东纵队的政委、新四军的副政委、山东野战军的政委、华东军区的政委。他长期在山东工作,负责财政、粮秣供应以及支前等多项重要工作。
唯有许世友是从纵队司令的位置晋升为兵团级领导的。
因为谭震林主要负责政工工作,对军事指挥不太在行,所以需要找一个擅长指挥作战的人来帮忙。虽然华野9纵成立较晚,相比之下,叶飞、陶勇、王必成等人更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,但粟裕还是选择了信任许世友。
没过多久,许世友成了兵团的司令,谭震林变成了政委。那时候,谭震林还同时担任着华东野战军的副政委,职位上比许世友高。不过,山东战场上的事情,全都是由许世友来指挥了。
图|粟裕
许世友成了粟裕手下的首位从纵队司令提升的将军,同时也是华东野战军里的第二位兵团司令,第一位是谭震林。
在后来的战斗中,许世友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。尽管环境非常艰难,他还是指挥了胶东保卫战,歼灭了国民党军6.3万人。这次行动不仅粉碎了敌人对胶东解放区的进攻,还对外线兵团的作战起到了很大的支援作用。
开国中将王必成曾经讲过一个故事:
1962年,粟裕在上海刚从病中恢复,一些老部下,包括许世友、陶勇、王建安和王必成,都来探望他。大家聚在一起聊了一会儿,觉得没什么可聊的,便决定一起去打猎。
韩先楚一枪打中了一只野兔,其他的野兔吓得逃走了。王必成在一旁喊道:“打,打,打那只最大的公兔。”
大家都没打中,这时候粟裕抬手一枪,打中了那只跑得最快的公兔。许世友和韩先楚都拍手叫好,许世友还感慨地说:
真厉害!真厉害!我曾想过找老首长比划比划枪法,这次见到老首长的神枪术,我只好甘心认输了。
许世友真的连野兔都打不中吗?这可能也不完全正确。
这张照片展示了粟裕和许世友两位将军的合影。
许世友对粟裕的尊敬往往体现在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上。
许世友曾经在广州和南京的军区担任过司令员,每当粟裕来的时候,他总是非常尊敬地接待。
许世友的女儿许华山回忆说,1969年九大会开之前,许世友接到了一个电话,是粟裕打来的。
原来粟裕的母亲不习惯北京的气候,一直住在南京。粟裕打电话给许世友,拜托他能照顾一下。
许世友在电话里,对粟裕仍然称呼他为粟总长(粟裕曾担任总参谋长)。挂断电话后,他立即命令李文卿通知军区管理局,从今天起由管理局负责管理粟裕母亲的生活。
不仅如此,许世友还要求管理局的局长王桂生立刻去老人家家里,看看老人家里是否有什么需要。
新宝优配-广西股票配资一览表-股市怎么加杠杆交易-股票配资真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